为村民送去像沈浩一样办实事的人——安徽省滁州市选派第一书记工作纪实
时间: 来源:农村工作通讯-中国农村网 作者:魏登峰 汪洋 字号:【

  三月的江淮大地,万物复苏。

  “我们舍不得姜书记离开,所以联名写下‘请愿书’把他又留了下来。”“姜书记就是我们村的‘沈浩’,你看,他来了之后,路变宽了、楼房也多起来了……”在滁州市定远县范岗乡宋府村服务大厅,记者和前来办事的村民们聊起滁州市清流监狱选派干部、范岗乡宋府村党总支第一书记姜维锦,大伙儿赞不绝口。

  “自2001年以来,根据统一部署,我们市里已连续分六批从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中,选派1328名党员干部到村任职,想方设法为村民送去像沈浩一样办实事的好干部。” 滁州市委组织部副部长、市选派办主任焦艳地告诉记者。滁州市作为第一书记的杰出代表,群众离不开的好干部沈浩同志曾矢志奋斗的地方,该市近年来涌现出了一大批一心为民的好干部,他们争做沈浩精神的践行者,在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、改变贫困村落后面貌、增加农民收入、农村改革发展等方面,发挥了重要作用。

  给村子注入内生发展动力

  宋府村由于自然条件恶劣,村民始终难以摆脱贫困。面对长期以来始终徘徊在温饱线上的现状,姜维锦带领村“两委”精心制定了发展规划,大力发展现代农业。目前,该村已引进2个生态农林业观光园项目,投资1200余万元,流转土地1200亩,户均增收1万余元。

  “选派工作中,我们按照市里要求通过强组织、促发展、抓扶贫等几大抓手,切实加强村‘两委’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,增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力,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内生动力。”定远县委组织部长周成东告诉记者,通过强组织,引导选派干部把加强组织建设作为重要职责,按照“五个好”村党组织目标要求,不断强化班子、完善制度、培养发展党员和后备干部,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机制,大力创建服务型基层党组织,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、凝聚力和战斗力,推动基层组织工作健康发展。近年来全县新建农村经济社会服务组织党组织数5个,培养物色村级后备干部106人,发展党员71名,为民服务全程代理代办1900余件。

  在促发展方面,滁州市指导选派干部围绕生态宜居村庄美、兴业富民生活美、文明和谐乡风美的要求,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,通过盘活集体资产、开发集体资源、发展物业经济和经营服务创收等途径,争取项目资金,积极发挥专项资金酵母作用,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,推动实施民生工程,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。近年来累计引入经济发展项目295个,总投资2亿多元。新建村组道路1100多公里,新挖当家塘口1340多个,开挖疏浚沟渠630多公里,新建桥涵360余座,新建修建校舍11000多平方米,新建村组活动场所108个。

  该市把做好选派工作作为切实帮助农村脱贫致富的实际行动,要求各级党委、政府和领导切实履行领导责任,创新思路方法,加大扶贫力度,因地制宜。同时充分发挥选派干部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,畅通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农村基层特别是贫困地区的联系管道,促进城市优质发展资源向农村基层延伸,增强贫困地区发展的内生动力。为充分发挥选派第一书记在统筹城乡发展,推进扶贫开发,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积极作用,出台了“选派第一书记召回办法”,对召回的情形做出了明确规定,实行提出、审核、召回、调换四步走,切实解决选派第一书记履职不到位、工作不得力,影响扶贫攻坚工作等问题。这一做法被安徽信息、安徽组工信息刊载。

  让群众见到实实在在成效

  “两年来,村集体从负债30万元到盈余20万元。”滁州市公安局选派干部、来安县舜山镇六郎村党总支第一书记刘佳飞告诉记者,在各单位的帮扶和支持下,村“两委”通过抓发展兴产业、强服务惠民生,很快让群众见到了实效,不仅扩建了村级活动场所350平方米,建成“一站式”便民服务大厅,还围绕打造“六色”村庄目标,争取到各类项目资金1200余万元,建成7500平方米农产品交易市场、218亩蔬菜产业基地,赢得了党员干部的拥护和百姓的称赞